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上市家族企业 是否富不过三代?

2015-04-14 作者: 浏览数:603

  中国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大意是家族财富在进行代际传承过程中容易缩水甚至灭失,守业更比创业难。如果这是具备中国特色的财富衰减魔咒,那么创一代们的焦虑可想而知,他们不希望穷尽毕生创造的财富在后辈手中付诸流水。

  随着中小板、创业板乃至全国股权系统的急速扩容与升温,中国民营企业的家族财富正在迅速攀升。相关数据显示,仅广东地区自今年3月份以来即诞生了12名身价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这便是现今资本市场造富的新常态。

  有充分的案例表明,创一代们普遍不会激流勇退,如果能不退休,他们愿意一直执掌家族产业。

  记者曾梳理过A股市值靠前的约100家拥有实际控制人的民营上市公司董监高任职情况,发现夫妻店、兄弟店、父子店等家族痕迹极为明显的公司其实并不多见。

  换言之,目前A股泛家族化上市公司在相当程度上具备社会化属性,系社会公众公司,特别是在举牌大战迭起的背景下,其社会化属性更强。广州某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曾一再对记者及其他人士强调,公司系公众公司,不是他们家的私人产业。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社会化属性再高的民营上市公司,一旦将接班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家族化属性便立即凸显,这时公众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家族产业。

  于是,创一代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接班人们是否具备承继家族产业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为接班人们能否像父辈一样控制或平抑董事会,能否继续维系正常的商业运作。

  上述顾虑绝不是多余,大多数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股份比例低于30%,尤其是新兴科技类公司(融资及股权激励大幅稀释控股权)更是如此,此时公司便可能出现控股股东之外的强势股东或强势董事,他们慑于创一代的威望和能力甘当财务投资者,但面对下一代的接班人未必会如此。

  实务中已出现接班失败的案例,或者是接班人丧失上市公司控股权,或者是无力经营公司。总之,接班人们能够在所有权及经营权两方面守住父辈产业是接班的基本条件。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原则,上市公司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应适度分离,不过A股公司并未建立起普遍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大多数民营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一手抓,这更加要求接班人们具备必要的企业政治手腕和经商头脑。

  当创一代们发现潜在直系接班人不具备上述能力或无直系接班人时,可能就会考虑将经营权外包给职业经理人团队,寄望于职业经理人帮他们延续家族产业。数据显示,A股约有10%左右的家族上市公司未进行正常的代际传承,该部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均系职业经理人,少数公司董事长也是职业经理人。

  中国民营企业是否会前赴后继地陷入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胡润研究院曾发布了一份《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名单》,包括日本金刚组、意大利Antinori等在内的家族企业均已传承数百年甚至千余年,这对中国企业尤其是A股民营企业是一个启示。

  另一份数据显示,2003年~2008年,A股曾出现了第一批接班潮,如永鼎股份(12.48, 0.37, 3.06%)、华测检测(26.830, 0.85, 3.27%)、浙江龙盛(31.15,0.44, 1.43%)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接班人们基本上守住了父辈们传承的家业,个别公司甚至还完成产业创新升级。

  将家族企业接班现象延伸至整个A股领域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实际控制人缺位的公司创始人极为强势,甚至已成为公司灵魂人物和行业领军人物,如中国平安(86.21, 0.07, 0.08%)马明哲、万科王石[微博]、TCL集团(6.24, 0.04, 0.65%)李东生[微博]等,这些公司实际上也面临创始人彻底退休后的接班问题,与家族产业接班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