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监委出台促进自愿性产品认证鼓励政策
2015-12-14
作者:
浏览数:795
为了满足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要求,通过产品认证促进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效对接,为供给和需求“双升级”释放新动能,国家认监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鼓励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一系列促进政策,大力培育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鼓励从业机构开发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的新型认证服务,多角度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是国家认监委继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之后,推出的又一改革利好举措。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打造一批社会公信、具有广泛市场影响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品牌。为此,国家认监委将鼓励认证机构开发针对不同质量安全特性的产品认证类型,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配送等新领域认证,加快建立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认证和标识体系,开发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认证标志标识应用技术,方便消费者和采购商识别验证。《意见》同时提出,鼓励认证机构发展海外业务,大力开发国际认证市场,促进国际间认证检测结果互认,推动我国重大装备、高端制造、新能源生产设备等产业“走出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信我国产品认证标准及认证结果。为了激发认证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认证机构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认证标识、认证核心技术等采取法律保护措施。国家认监委将为认证机构开展的创新认证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对相关机构审批、认证规则备案、人员注册等专门制定快速流程,简化办理手续。为了确保认证的公信力,国家认监委将要求认证机构建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自觉接受市场检验和社会监督,承担认证结果失实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并且设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认证相关信息。
据介绍,产品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与信誉保证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消费品质,并且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升级,以及“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消费需求和市场供给日益呈现差异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趋势,这对产品认证提出了旺盛的需求。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导致良莠难分、优质不优价的现象,消费者难以识别。通过产品认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理性消费的指引,反过来促使生产者改进产品和质量。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拥有以自愿性认证为主体的成熟完备的产品认证体系,而我国的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当前火爆的“海淘”市场以及“马桶盖现象”,折射出我国产品缺少市场广泛认可的认证评价手段。
我国实行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产品认证制度。目前除在20大类158种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中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外,国家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自愿性认证。相对于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保证安全性为主旨的“底线”作用,自愿性产品认证则起到促进质量优化的“高线”作用。目前,国家推行的自愿性产品认证有节能产品、节水产品、可再生能源产品、低碳产品、环境产品等认证。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已累计颁发有效的各类认证证书142万余张,其中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约30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