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分享:分析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传记

2015-01-15 作者: 浏览数:1326

  1. 玻意耳,R. Boyle (1627~1691)

  英国化学家、 物理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利斯莫尔,1691年12月30日卒于伦敦。1635年入伊顿公学学习。1639年赴欧洲游学,1644年回国。1654年在牛津开始系统地研究化学、医学和物理学,在家里建立了化学实验室,制备各种药物,逐渐成了一位实验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他又阅读了大量的英文、法文、拉丁文科学著作,认识到化学是一种重要的理性科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艺。166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0年当选为会长。

  玻意耳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他将汁液的酒精溶液滴在纸上,做成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他用过的植物有紫罗兰、玫瑰花、洋红、石蕊等。直到今天,化学家还采用玻意耳的方法。他也是第一位给酸和碱下定义的化学家,他指出能将蓝色果汁变成紫红色的物质都是酸:颜色变化与此相反者则是碱。与此同时,他还研究很多检验方法,例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来检验铜盐;利用能形成氯化银沉淀且沉淀在放置过程中逐渐变黑的现象来鉴定银。

  玻意耳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化学学科和化学理论的发展上作出过重大贡献,是第一位阐述元素本性的科学家。化学主要起源于炼金术,到了15~16世纪,化学开始摆脱炼金术的束缚,但仍从属于医学和冶金,没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玻意耳从亲身的实践中体会到化学应该有其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医学和冶金学的从属品。玻意耳提出最重要的理论是化学元素概念。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四元素说,认为万物是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的。帕拉采尔苏斯则提出三要素说,认为万物是由盐、硫、汞三种要素以不同比例构成的。玻意耳认为他们都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他认为元素是具有确定的、实在的、可察觉到的实物,它们应该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为某些简单实体的实物。玻意耳第一次为化学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使化学发展有了新的起点。

  玻意耳还研究了磷和磷酸的性质,发现磷燃烧后产生白烟,它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磷与强碱溶液放在一起产生一种气体,它和空气接触后,生成缕缕白烟,即磷化氢的氧化反应。

  玻意耳在物理学方面也有成就,研究得最多的对象是气体,其研究成果以发现气体的弹性(即可压缩性)最为有名。他在一支一端封死的U形玻璃管中充满水银,封闭的一端留有一部分空气。当加在空气上面的重量越大时,空气的体积就越小,从而证明了空气的体积与加在它上面的压力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玻意耳定律。

  玻意耳著有《怀疑派化学家》、《关于颜色的实验和考察》、《天然矿泉水实验室简编》、《空气发光》等多种书籍。

  2. 马格拉夫,A.S. Marggraf (1709~1782)

  德意志化学家。1709年3月3日生于柏林,1782年8月7日卒于柏林。1734年在弗赖贝格学习冶金学,后在普鲁士皇家药房工作。1754~1760年,任柏林科学院化学实验室主任,1760~1761年,任物理化学部主任,

  1767年任科学院院长。曾为巴黎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他是分析化学的先行者,最早利用显微镜进行化学研究,改进了一些分析工具和天平,用火焰法区分钾和钠,对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铝进行了识别,建立了铁的试验法。

  在无机化学方面,他最先制成黄血盐和氰化钾;支持燃素说。在有机化学方面,他1747年发现甜菜根中含有甜菜糖;还发现并提纯了樟脑。他是一个在多方面取得成就的化学家。著有《制糖的化学实验》

  (1747)和《化学论文集》(1761~1767)。

  3. 日夫鲁瓦, C.J.rfuluwa

  在1729年,最早使用容量分析,用纯碳酸钾测定乙酸的浓度,他将乙酸逐滴加到一定量的碳酸钾溶液中,直到不再发生气泡为止。但容量分析是到了19世纪,由于成功地合成了各类指示剂,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4. 贝格曼,T.O. Bergman(1735~1784)

  瑞典分析化学家。1735年3月9日生于卡特琳娜贝里,1784年7月8日卒于梅德维。曾在乌普萨拉大学学习。1761年任该校数学教授,1767年任化学教授。

  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金属元素除金属态外,也可以其他形式离析和称量,特别是以水中难溶的形式,这是重量分析中湿法的起源。当时还没有原子量,也没有化合物的分子式。贝格曼一生作了大量分析工作,对化学分析作过很多改进。1775年他编制出在当时最完备的亲和力表,表中将各种元素按亲和力(即反应和取代化合物中其他元素的能力)的大小顺序排列。此表受到广泛的赞扬。他曾多次分析矿泉水和矿物成分。过去为了测定化合物中金属的含量,必须先将它还原为金属单质,方法十分繁琐费力。贝格曼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只须将金属成分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事先已测知沉淀的组成,即可算出金属的含量。他在1780年出版的《矿物的湿法分析》一书中,提供了那一时期矿石重量分析法的丰富历史资料。这本著作涉及到银、铅、锌及铁的矿物通过湿法过程的重量分析法。所介绍的测定组分包括金、银、铂、汞、铅、铜、铁、锡、铋、镍、钴、锌、锑、镁和砷。1779年他还曾编著过一些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分析化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在书中介绍了许多检定反应,例如:用黄血盐检定铁、铜和锰,用草酸和磷酸铵钠检定钙,用硫酸检定钡和碳酸盐,用石灰水检验碳酸盐等。他还曾根据蓝色试纸遇酸变红的特性检验出“固定空气”(二氧化碳)具有酸性,称它为“气酸”。他在分析工作中广泛使用过吹管分析,认为吹管是分析上很有价值的工具。他的论文收集在 6卷本的《物理和化学论文集》中。

  5. 克拉普罗特,M.H. Klaproth (1743~1817)

  德意志分析化学家和矿物学家。 1743年12月1日生于韦尼格罗德,1817年1月1日卒于柏林。1759年在一个药剂师处当学徒。1771年到柏林开设药店,并在一所外科医学院任教。1792年任柏林炮兵学校讲师。

  1810年成为柏林大学第一任化学教授和柏林科学院院士。179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他在分析化学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并加以系统化。在重量分析中,强调沉淀必须烘干或灼烧至恒重。为了测定矿物中的金属含量,他采用称量适当的沉淀化合物,再利用换算因素求得金属含量。他最先记录下分析测定的物质成分的实际百分比。这样做,不仅可以发现分析过程中的误差,而且往往可以在被化验的矿物中发现新元素。他不仅改进了重量分析的步骤,还设计了多种非金属元素测定步骤。他准确地测定了近 200种矿物的成分及各种工业产品如玻璃、非铁合金等的组分。

  克拉普罗特1789年分析沥青铀矿时发现元素铀并命名。同年分析锆石时发现元素锆。1795年分析匈牙利的红色电气石时,证实英国W.格雷哥尔1791年发现的新元素,并取名为钛。1798年证实1782年F.J.米勒·冯·赖兴施泰因在金矿中发现的新元素,并命名为碲。1803年证实同年J.J.贝采利乌斯发现的铈并命名。他是A.-L.拉瓦锡反燃素说的拥护者。编有《矿物学的化学知识》一书。

  6. 贝托莱,C.-L. Berthollet (1748~1822)

  法国化学家。1748年 12月9日生于上萨瓦省塔卢瓦尔,1822年卒于巴黎附近的阿尔克伊。最初入阿纳西学院学习。1768年在意大利都灵大学获医生资格。1778年任一印刷厂的检验员,后任厂长。1794年任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780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789年发现氯的漂白性质,并提出通过滴定靛蓝标准溶液来测定漂白液中氯含量的容量分析方法。

  贝托莱1785年首先提出氨由氮和氢组成。1787年与A. -L.拉瓦锡等人共同发表化学命名法。1791年指出动物的机体中含有元素氮。他测定氰氢酸和氢硫酸的组成,发现它们的酸性,指明拉瓦锡提出的所有酸含有氧的理论是错误的。他主张物质的组成是可变的,反对J.-L.普鲁斯特提出的定比定律。因此,非整比化合物称为贝托莱体化合物。他发表过《亲和力定律的研究》(1801)论文,著有《论化学静力学》(1803) 一书。

  7. 普鲁斯特,J.-L. Proust (1754~1826)

  法国分析化学家。1754年9月26日生于昂热,1826年7月5日卒于昂热。1774年在巴黎学习化学。后迁居西班牙,先后在塞哥维亚、萨拉曼卡等地的一些学校中任教;1789年在马德里任教授。在马德里期间,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为他装备了非常豪华的皇家实验室,任命他为实验室主任。因此,他的实验室极适合于做定量分析工作。1806年普鲁斯特离开西班牙访问巴黎。1808年法军攻占马德里时,皇家实验室被毁。1816年被选入巴黎科学院。

  普鲁斯特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定比定律。从A.-L.拉瓦锡和18世纪后期的著名化学家出版的著作中可以明显看出,化合物有固定组成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然而,当时法国的化学权威C.-L.贝托莱关于化合物的组成可变的观点仍很流行。普鲁斯特的更广泛、更系统和更精密的研究,使定比定律得以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确立。1799年他明确地阐述了这一定律。从1802年至1808年间,普鲁斯特分析了上千种样品,在《物理杂志》上发表许多文章,以确凿的实验数据击败了贝托莱的论点,确立了定比定律,并指出贝托莱所用的化合物样品是不纯的,因而普鲁斯特也是第一位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化学家。他还分离出葡萄糖,发现某些植物中有糖存在,区分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之间的差别,用硫化氢从金属盐溶液中沉淀出重金属。

  8. 盖-吕萨克,J.-L. Gay-Lussac (1778~1850)

  法国化学家。1778年12月6日生于圣莱奥纳尔,1850年5月9日卒于巴黎。1797年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学习,1800年毕业。法国著名化学家C.-L.贝托莱请他到他的私人实验室当助手。1802年他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辅导教师,后任化学教授。1906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09年任索邦大学物理学教授。1832年任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化学教授。

  真正的容量分析法的建立应归功于法国J.-L.盖-吕萨克。1824年他发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剂。随后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这三项工作分别代表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创自J.von李比希,他用银(Ⅰ)滴定氰离子。

  盖-吕萨克1805年研究空气的成分。在一次实验中他证实,水可以用氧气和氢气按体积 1:2的比例制取。1808年他证明,体积的一定比例关系不仅在参加反应的气体中存在,而且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也存在。1809年12月31日盖-吕萨克发表了他发现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在化学原子分子学说的发展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他1802年发现了气体热膨胀定律。1813年为碘命名。1815年发现氰,并弄清它作为一个有机基团的性质。1827年提出建造硫酸废气吸收塔,直至1842年才被应用,称为盖-吕萨克塔。

  9. 莫尔,K.F.moer

  莫尔对容量分析作出卓越贡献,他设计的可盛强碱溶液的滴定管至今仍在沿用。他推荐草酸作碱量法的基准物质,硫酸亚铁铵(也称莫尔盐)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

  10.贝采利乌斯,J.J. Berzelius (1779~1848)

  瑞典化学家。1779年 8月20日生于东约特兰省的林雪平,1848年8月7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96年入乌普萨拉大学医学系学习,18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斯德哥尔摩医学院医学、植物学和药物学助理教授,1807年任教授。1815~1832年,任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外科医学院的化学教授。1808

  年选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1818~1832年,任终身秘书。他的研究工作涉及许多领域。

  18世纪分析化学的代表人物首推J.J.贝采利乌斯。他引入了一些新试剂(如氢氟酸用于分解硅酸盐岩石和二氧化硅测定)和一些新技巧,并使用无灰滤纸、低灰分滤纸和洗涤瓶。他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测得比较精确的化学家。除无机物外,他还测定过有机物中元素的百分数。他对吹管分析尤为重视。吹管分析可认为是冶金操作之微型化,即将少许样品置于炭块凹处,用氧化或还原焰加热,以观察其变化,从而获得有关样品的定性知识。此法沿用至19世纪,其优点是迅速、所需样品量少,又可用于野外勘探和普查矿产资源等。他创始了重量分析,最早分离出硅(1810)、钽(1824)和锆(1824);详尽地研究了碲的化合物(1834)和稀有金属(钒、钼、钨等)的化合物。他大大改进了分析方法(使用橡皮管、水浴、干燥器、洗瓶、滤纸、吹管分析)和燃烧分析方法(1814)。

  在发展原子论方面,贝采利乌斯认为,为了确立原子学说首先应以最大的精确度测出尽可能多的元素的原子量。1814年他发表了包含41种元素的原子量表,1818年增加到45种元素,1826年增加到50种元素。后一张表实际上同现在的数值一样(除了碱金属和银的数值是现代数值的2倍)。他发现了几种新元素:铈(1803)、 硒(1817)、钍(1828)。他还提出了新的元素符号体系,沿用至今。

  在电化学方面,贝采利乌斯1814年提出了电化二元论:化合物都是由两种电性质不同(即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组分构成的,开创了对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关系的探索。在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以及解释无机化合物性质和制备过程方面获得成功。

  在有机化学方面,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这个名称。他发现了外消旋酒石酸,并由于它与酒石酸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而认识到同分异构现象,并命名。1835年他发现了催化作用,并命名。

  贝采利乌斯著有《化学教程》(2卷,1808~1812)和《电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比例理论》(1814)。

  11.罗塞, H. Rose ,(1795~1864 )

  1829年,首次明确提出和制定出系统定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一个简明的系统分析图表。

  12.比拉迪尼, H. de la Bellardiere

  1826年, 首次制得碘化钠,并以淀粉为指示剂,将它应用于次氯酸钙的滴定。开创了“碘量法”的研究与应用。

  13.李比希,J. V. Liebig (1803~1873)

  德意志有机化学家。1803年 5月12日生于达姆施塔特(现属联邦德国),1873年4月18日卒于慕尼黑。他父亲是医药、染料、颜料和化学药品商人,有些货物在家里制造,因此李比希自幼就接触到化学实验。1818年曾当药剂师的学徒。1820年在波恩大学学习,一年后转学到埃朗根大学,18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巴黎,常听J.-L.盖-吕萨克和P.-L.杜隆等著名化学家的讲演。不久就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室中工作。1824年回到德国,任吉森大学化学教授,创立了著名的吉森实验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进行化学训练的教学实验室。1852年李比希任慕尼黑大学教授。184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4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830年,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将碳氢分析发展成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技术,并对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获得了相当精确的结果,写出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他最早使用银(Ⅰ)滴定氰离子,开创络合滴定法。但1945年施瓦岑巴赫发明了氨羧配位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之后,络合滴定法才迅速发展起来。

  李比希在有机化学领域内的贡献多得惊人。他作过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的准确分析,改进了有机分析的若干方法,定出大批化合物的化学式,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他在化学上的重要贡献还有:发现并分析马尿酸(1829);发现并制得氯仿和氯醛(1831);与F.维勒共同发现安息香基并提出基团理论(1832),为有机结构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提出多元酸理论(1839)。1840年以后的30年里,他转而研究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他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碳酸、氨、氧化镁、磷酸、硝酸以及钾、钠和铁的化合物等无机物;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只有转变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吸收。这些观点是近代农业化学的基础。他大力提倡用无机肥料来提高收成。他还认为动物的食物不但需要一定的数量,还需要各种不同的种类,或有机物或无机物,而且须有相当的比例。他又证明糖类可生成脂肪。还提出发酵作用的原理。李比希一生共发表了 318篇化学和其他科学的论文。著有:《有机物分析》(1837)、《生物化学》(1842)、《化学通信》(1844)、《化学研究》(1847)、《农业化学基础》(1855)、《关于近世农业之科学信件》(1859)等。他还和维勒合编了《纯粹与应用化学词典》。1831年创办《药物杂志》并任编辑,1840年后此杂志改名为《化学和药物杂志》,他和维勒同任编辑。

  14.本生, R. W. Bunsen, (1811~1899)

  化学家。1811年3月31日生于格丁根,1899年8月16日卒于海德堡。曾在霍尔茨明登学院肄业,不久考入格丁根大学学习化学,183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到德、法、奥地利、瑞士等地作科学研究旅行 3年。后在格丁根、马尔堡和布雷斯劳等地的大学任教。1852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直到1899

  年退休。他1842年当选为伦敦化学会会员。185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5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59年与G.R.基尔霍夫一起发明了第一台以光谱分析为目的的分光镜,创立光谱分析法,并通过实践使其成为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生提出每一化学元素具有特征光谱线,为元素发射光谱分析奠定基础。并用以研究太阳的化学成分,证实了太阳上有许多地球上常见的元素,由此说明其他天体和地球在化学组成上的同一性。他和基尔霍夫借助于光谱分析,发现两个新元素铯(1860)和铷(1861)。

  本生的科研成就很多,重大的有:他离析出二甲胂基氧,测定所有易挥发的二甲胂基化合物的蒸气密度,得出正确的化学式。本生这一研究工作,被J.J.贝采利乌斯用来证实他的理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类似,只是后者的元素被前者的基所代替。1841年本生发明锌-碳电池,后称本生电池。1853年发明本生灯,利用此灯检定出许多矿物的组分,这种灯一直沿用至今。1855年发明吸收比色计。他1860年获科普利奖章,1877年获戴维奖章,1898年获英国工艺协会的艾伯特奖章。著有《气体测量方法》(1857、1877)、《光谱化学分析》(1860年与基尔霍夫合著),1892年与H.E.罗斯科合著《光化学研究》。

  15.弗雷泽纽斯, C. R. Fresenius,(1818~1897)

  C.R.弗雷泽纽斯是19世纪分析化学的杰出人物之一,1841年发表《定性化学分析导论》一书,提出“阳离子系统定性分析法”,其阳离子分析方案一直沿用。该书于十九世纪中叶被译成中文,书名《化学考质》。他创立一所分析化学专业学校,至今此校仍存在;并于1862年创办德文的《分析化学》杂志,由其后人继续任主编至今。他编写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书曾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晚清时代出版的中译本,分别定名为《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他将定性分析的阳离子硫化氢系统修订为目前的五组,还注意到酸碱度对金属硫化物沉淀的影响。在容量分析中,他提出用二氯化锡滴定三价铁至黄色消失。

  16.马格里特,F. Margueritte

  1846年,首次应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铁。此后将该方法扩展,应用于测定其它可被还原为低价化合物的金属

  17.勒克, E. Lunk

  1877年,首次人工合成酸碱变色指示剂-酚酞。

  18.贝仑特,R. Behrend

  1893年,发明了电位滴定法,并且首先画出了电位滴定曲线。

  19.奥斯特瓦尔得

  1894年,以电离平衡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机理进行了解释。

  20.高贝尔斯莱德, F. Goppelsroder

  1901年,研究发现,利用混合物溶液的各组分在滤纸上扩散速度的不同所形成的色层,可以定性分析溶液的成分。

  21.茨维特,С.Tswett (1872~1919)

  俄国植物生理学家和化学家。1872年 5月14日生于意大利阿斯蒂,1919年6月26日卒于苏联沃罗涅日。1896年获日内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全家移居俄国。1901年获喀山大学植物学学士学位。1902年任华沙大学讲师,1907年任兽医学院教授,1908年任华沙理工大学教授。

  他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分析化学中极重要的实验方法──色谱法。他的第一篇关于色谱法的论文发表在1903年华沙的《生物学杂志》上。1906~1910年的论文都发表在德国的《植物学杂志》上。由于他的论文发表在不大知名的期刊上,所以当时没有引起化学界的注意。在这几篇论文中,他详细地叙述了利用自己设计的分离装置,分离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的过程,即将植物叶子的萃取液放在装填碳酸钙的玻璃柱中,用石油醚淋洗,组分在柱中分离形成色带。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法,开创了色谱分析的先河。色谱的英文一词即来源于俄文。1931年,R.库恩才发现茨维特所发明色谱法的重要性,才使此法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茨维特应用化学方法研究细胞生理学。1900年他在树叶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来又发现了叶绿素c,并分离出纯的叶绿素。

  22.埃米希,F. Emich(1860~1940)

  分析化学家。1860年9月5日生于格拉茨,1940年 1月22日卒于同地。1878~1884年,在格拉茨工业学院学习化学,1888年任该学院的讲师,1889年任副教授,1894~1931年任教授。埃米希还是维也纳科学院院士。

  埃米希是公认的近代微量分析奠基人。他设计和改进微量化学天平,使其灵敏度达到微量化学分析的要求,改进和提出新的操作方法,实现毫克级无机样品的测定,并证实纳克级样品测定的精确度不亚于毫克级测定。他主要研究无机微量分析化学。19世纪90年代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沉淀反应,进行定性分析。20世纪初,他研究成功细线反应。他把一根很细的线浸在反应物的溶液里,然后观察颜色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例如,从用石蕊浸润过的丝线上发生的颜色变化,就能检出3×10^(-10)克氢氧化钠或5×10^(-10)克盐酸;从浸润过硫化钠的细线上的变化,可以检出10^(-9)克的多种金属离子等。他还制成了一整套微量分析仪器,为发展无机微量分析奠定了基础。著有《微量化学教程》,已译成英、法、俄、意文本;还著有《微量化学实验》,已译成英、俄文本。他发表的论文在100篇以上,并曾获维也纳科学院的李本奖。

  23.理查兹,T.W. Richards (1868~1928)

  美国物理化学家。1868年 1月31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日耳曼敦,1928年4月2日卒于马萨诸塞州剑桥。1882年入哈弗福德大学,先学天文学,后改学化学。1885年毕业后入哈佛大学深造,1888年获博士学位。后获哈佛大学的旅行奖学金,到过欧洲一些大学访问,接触到V.迈尔和瑞利等著名化学家。1889年回国,任哈佛大学助教,同时进行原子量的测定工作。1894年升为讲师,1901年任化学教授,两年后任化学系主任。1907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2年任吉布斯实验室主任。他是美国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曾两次当选为美国化学会会长。

  他发展了涉及银和氯的重量法分析技术,发明了浊度计,引用了石英玻璃仪器等。

  理查兹从1883年开始研究原子量的测定。他大大改进了重量法测定原子量的技术。他的试验极为精细,首先测定了氧的原子量,然后重新测定了铜、钡、锶、钙、锌、镁、镍、钴、铁、银及碳和氮的原子量。他还最先发现同一个元素的原子量随来源不同而可能出现差异。他仔细测定了不同来源的放射性矿物中铅的原子量,测得由铀衰变生成的铅的原子量是206.08,从钍衰变而来的铅的原子量是208,普通的铅的原子量是 207.2。由此于1913年证实了同位素的存在,并进一步证实了放射性衰变理论。理查兹因精确测定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而获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1910年获戴维奖章,1911年获法拉第奖章,1912年获吉布斯奖章,1916年获富兰克林奖章。

  24.普雷格尔,F. Pregl (1869~1930)

  分析化学家。1869年9月3日生于莱巴赫(今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1930年12月13日卒于奥地利格拉茨。1893年毕业于格拉茨大学医学院,1899年任该校生理化学和医药化学助教。1910年任因斯布鲁克大学化学系主任兼药物化学教授。1913年任格拉茨大学药物化学系主任。

  普雷格尔是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他所领导的实验室成为世界闻名的有机微量分析中心。1904年普雷格尔在研究胆酸时,曾从胆汁中离析一降解产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氢分析,在听了埃米希于1909年所作的有关微量定量分析的讲演并参观其实验室后,促使他研究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技术,决意将常量燃烧法改为微量法(样品数毫克),并获得成功。他和W.H.库尔曼共同设计的可以称量到微克级的微量天平和其他微量分析技术,只用1~3毫克试样就可以进行比较迅速和准确的定量分析。1912年他又建立了一整套有机物中碳、氢、氮、卤素、硫、羰基等的微量分析方法,对于发展有机化学非常重要。普雷格尔因发明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化学获。主要著作有《有机微量定量分析》(1917)。

  25.阿斯顿,F.W. Aston (1877~1945)

  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7年9月1日生于伯明翰,1945年11月20日卒于剑桥。曾在梅森学院(后改为伯明翰大学)学习化学,1898~1900年学习有机化学。1900年毕业后在酿造公司工作 3年。1903年回伯明翰大学研究气体放电现象。1910年进入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担任J.J.汤姆孙的助手。1920年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1921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第一次实现同位素的部分分离。1919年阿斯顿设计制成第 1台质谱仪。

  阿斯顿1913年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和汤姆孙研究放电管的阴极射线,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测量带正电的气体离子的荷质比时,发现了质量数为20和22的氖稳定同位素。阿斯顿又对天然氖进行扩散分离,□确证了□Ne的存在,同时也是第一次实现同位素的部分分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离开剑桥。战后返回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1919年阿斯顿设计制成第 1台质谱仪。他利用这台仪器研究了50种以上元素的同位素,并测定了许多核素的质量。1925年他改进了原有的质谱仪,使准确度达到1:10 000。1927年设计的第3台质谱仪的准确度为1:100 000。质谱仪的改进,导致更多同位素的发现。阿斯顿因发明质谱仪和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及其整数定则而获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1922)、《质谱和同位素》(1933)、《元素的合成》(1936)等。

  26.法伊格尔,F. Feigl (1891~1971)

  化学家, 1891年5月15日生于维也纳,1971年1月26日卒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曾就学于维也纳工业大学,1919年任维也纳大学助教。1927年任该校讲师,1935年任教授。1939年迁居瑞士、比利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起定居巴西。在巴西农业部矿产研究室任职,继续研究点滴试验。他曾为奥地利科学院和巴西科学院院士。他还是奥地利、巴西、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化学会的荣誉会员。

  分析化学中点滴试验的奠基人。1921年和1923年分别发表了《点滴反应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和《作为微量化学操作法的点滴分析和呈色反应》,被公认为系统讨论点滴试验的最早论文。

  法伊格尔在分析化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①系统地研究了无机物及有机物的点滴分析。将有机试剂用于无机定性分析,使检出下限达到微克以至纳克级,并创立官能团效应学说。②将一些新的概念引入点滴试验,例如催化及诱导反应、毛细现象及表面效应、荧光现象、固相反应、隐蔽和解蔽,以及有机点滴试验中的各种热解法等,扩大了点滴试验的领域,对新分析方法的发展影响很大。曾获奥地利科学院的普雷格尔奖和巴西科学院的爱因斯坦奖章等。他的大部分工作载入他所写的两部著作中:《使用点滴反应的定性分析法》和《专一性、选择性和灵敏性试剂的化学》,后者被誉为“近代分析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27.科尔托夫,I.M. Kolthoff (1894~  )

  美国分析化学家。1894年 2月11日生于荷兰阿尔墨洛。1918年获乌得勒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8~1927年任讲师。1927年移居美国,任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教授。1958年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27年他研究沉淀的生成条件和晶型与纯度的关系,创造了从浓溶液中获得具有大的内表面积结晶的方法,这种结晶很容易用重结晶法提纯。此法可用于重量分析。1937年他研究利用碘离子来催化铈(Ⅳ)离子与砷(Ⅲ)盐的反应,其反应速率与碘离子的浓度成正比。1955年后,研究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平衡和非水滴定。所著的《无机定量分析》被广泛采用为高等学校化学系教科书。其他著作有《综合分析化学》、《指示剂的用途》、《电导滴定》等。

  28.海洛夫斯基,J. Heyrovsk (1890~1967)

  捷克斯洛伐克分析化学家,1890年12月20日生于布拉格,1967年3月27日卒于同地。1914年获伦敦大学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26~1954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1950年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创办极谱研究所,并任所长。1952年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院士。1965年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曾任伦敦极谱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副理事长。

  1922年海洛夫斯基以发明极谱法(见极谱法和伏安法)而闻名于世。1924年与志方益三合作,制造了第一台极谱仪。极谱法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电流-电位(或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溶液中欲测成分的浓度。这种分析方法具有迅速、灵敏的特点,绝大部分化学元素都可以用此法测定。此法还可以用于有机分析和溶液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1941年海洛夫斯基将极谱仪与示波器联用,提出示波极谱法。海洛夫斯基因发明和发展极谱法而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主要著作有《极谱法在实用化学中的应用》(1933)和《极谱学》(1941)等。

  29.马丁,A.J.P. Martin (1901~  )

  分析化学家。1910年3月1日生于伦敦。1932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在剑桥营养学研究所工作时,专门从事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并于193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维生素E的吸收光谱》一文。1936年任利兹羊毛工业研究所化学师,从事毛织物的染色研究。1946年在诺丁汉制靴研究所研究生物化学,发表了论文《复杂混合物中的小分子多肽的鉴定》,介绍了利用电泳和纸色谱鉴别小分子多肽。1957年在国家医学研究所任职,1973年任舒塞克斯大学教授。

  马丁和R.L.M.辛格共同发明分配色谱法,用于分离氨基酸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还用于分离类胡萝卜素。此法操作简便、试样用量少,可用于分离性质相似的物质以及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由于这一贡献,马丁和辛格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马丁和A.T.詹姆斯发明气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的吸附物质来分离气体,广泛用于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30.沃尔什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1955年,沃尔什发表了著名的《原子吸收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设计制造了简单的仪器,使利用原子吸收原理进行多种痕量金属元素的分析获得成功,他被公认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创建人。

  31.蒂塞利乌斯,A.W.K. Tiselius (1902~1971)

  瑞典生物化学家。1902年 8月1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971年10月29日卒于同地。他 4岁时随家移居哥德堡。1921年入乌普萨拉大学,就读于物理化学家T.斯韦德贝里。1924年获化学、物理和数学三个硕士学位,1930年获博士学位。后任乌普萨拉大学化学讲师、副教授。在此期间曾先后两次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和进修,1938年任教授。同年任新建的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46年任瑞典全国自然科学研究会主席。194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国院士。

  蒂塞利乌斯1925年从事胶体溶液中悬浮蛋白质的电泳分离研究。曾自制超速离心机测定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并与斯韦德贝里合作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报道了测定蛋白质淌度的新方法。1930年他进一步改进实验手段和装置,发表了关于色谱法和吸附的论文。1935年从美国回国后,重新改建原有电泳装置,发展了区带电泳法,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分辨率。1940年他用自己设计的新电泳装置成功地分离了血清中蛋白质的4个组分,分别命名为:白蛋白、□、β和γ球蛋白。该法迅速应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复杂蛋白质及其他天然物质的混合物的组成。

  他因对电泳分析和吸附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了血清蛋白的组分而获得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

  32.施瓦岑巴赫 G.Schwarzenbach

  1945年,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发明利用氨羧配位剂的配位滴定剂法。该方法很快引起各国分析化学家的重视和广泛实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容量滴定方法。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