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羽绒服质量问题检测与分析

2015-11-24 作者: 浏览数:1402

  羽绒服装由于具有防寒的功能性,所以人们对羽绒服装有比美观更高的要求。由于羽绒填充物的特性,羽绒服装在生产过程中的制作方式、制作工艺都相对复杂,导致羽绒服装极易出现问题,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少困扰。笔者在此就羽绒服装检测和消费者投诉中经常遇到的洗后泛黄、羽绒服装易钻绒、充绒量检测不合格这3个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生产和检测的角度阐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水洗泛黄

  我们购买的浅色羽绒服装在水洗后经常会出现泛黄的现象,尤其是白色面料的羽绒服,泛黄严重影响穿着的美观。

  1.1试验分析

  分析白色羽绒服泛黄现象的原因可能出现在两方面:一是服装面料,尤其是加荧光增白剂的面料;二是羽绒填充物。为此,本文以两批洗后泛黄的羽绒服装进行模拟洗衣试验。结果发现,单独清洗面料,面料没有发黄;清洗成衣,出现泛黄的状况。综上可知,羽绒填充物对成衣洗后泛黄的影响较大。依据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我们对填充物的清洁度、耗氧量和残脂率这3个方面进行考察,两块样品的结果如表1。

  根据检测结果来看,两个样品的耗氧量和残脂率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而清洁度结果都不好,并且就具体的检验过程来看,A、B两个样品的清洁度数值都不稳定,因此,本试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清洁度是导致服装泛黄的主要原因。

  1.2影响清洁度的因素

  清洁度反映的是羽绒填充物的清洁程度。清洁度高,说明羽绒清洗充分,不含较多的油脂和残渣等,同时也能去除较多的气味。羽绒的处理工艺流程为,未水洗羽毛羽绒加工工艺:原料毛→粗分→除灰→精分→打包→成品(规格毛)。水洗羽绒羽毛加工工艺:规格毛→清洗、脱水→烘干→冷却→打包→成品(填充料)。

  以上各道工序中,对清洁度影响最大的为清洗、脱水环节。清洗、脱水是除灰、脱脂、除臭的重要操作。此环节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洗毛用水须清洁,宜中性、软水;需用专用洗涤剂,用量按羽毛羽绒含脂量调整。脱水也非常关键,一些老式设备在最后一次漂洗后用另一台离心机脱水,新式先进的设备将清洗、脱水整合在洗脱机进行,每洗一次均离心脱水一次,可减少漂清次数,节省耗水量。但不论使用哪种设备,都需要保证足够的清洗和漂清次数才能达到满意的清洁度。

  1.3生产制作建议

  当前的羽绒行业标准是对羽绒制品生产的最低要求,对于容易沾污的白色羽绒服这类产品,应根据实际需要提高原料的要求。对于清洗不匀的样品,可能存在检测数值合格,但实际使用时会产生泛黄或印痕的现象,不均匀的样品可能有的部位不合格,但被平均后完全有可能合格。对于此浅色面料的羽绒服装,建议送检时对清洁度的检测提出加做试样的要求,正常的清洁度检测每个样品需要做两个试样,可以要求做4个试样,而且要分别出具数值,这4个试样的数值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如果超过100 mm,则证明样品洗涤不均匀,需要谨慎使用,先做样衣试验,没问题后再做批量生产。同时浅色面料的羽绒服泛黄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尤其是如果羽绒服装使用了加荧光增白剂的面料将会更加复杂,清洁度不好只是导致其泛黄的可能原因之一。还有清洁度检测数据好,但也可能泛黄的情况:常见的原因便是羽绒清洗加工时用的洗涤剂种类所致,多数荧光增白剂在含氯或酸碱性强的条件下会发生泛黄现象,如果加工时用的洗涤剂为含氯或酸碱性强,则很可能造成白色羽绒服泛黄;此外,如果洗涤剂用量过大而漂洗不充分造成洗涤剂残留过多时也可能造成泛黄现象。因此,对于容易沾染或变色的白色羽绒服来说,无论羽绒样品的检测是否符合标准,都要先做样衣进行洗涤试验,没问题后再批量生产。

  2羽绒服装易钻绒

  羽绒服装在加工制作中一般采取涂层面料或经纬纱高密织物。涂层整理一般是织物经轧压处理,使经纬纱之间的空隙缩小,再涂以高分子浆料,使之与织物形成交链的透明皮膜覆盖层,以封闭织物经纬间隙。有的在涂层浆料内加入氟磷树脂或有机硅类防水剂,使织物具有防露绒、防渗水的性能。

  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是,这样的面料在制作成衣前做防钻绒性能检测为合格,但制成成衣后却遭到客户投诉。

  2.1试验分析

  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顾客的不正当穿着与洗涤,二是生产工艺对羽绒服装防钻绒性能的影响。在长期的羽绒服装检验和处理顾客投诉问题的过程中作者发现,羽绒服装钻绒现象很多发生在缝合处的针孔处。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在做防钻绒试验时,要对所缝制的绒包的缝线进行涂胶处理,以防止绒从缝线处钻出,只考察面料的防钻绒。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缝线处钻绒的现象不能避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对比试验,分别做了4个标准绒包和4个缝线处未做涂胶处理的绒包,进行钻绒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缝线处钻出的羽绒数量大大超过了从面料中钻出的数量,所以即使羽绒服装钻绒检测合格,但缝制质量不过关依然会有钻绒问题。

  2.2生产制作建议

  在羽绒服装的生产中,要求服装质检人员认真检查每个羽绒制品的单片缝线处有没有缝制好,有没有因面料缝制上而出现钻绒的现象,也要根据服装生产中的实际需要,调整缝纫针的粗细,减少针孔除的钻绒,同时改进工艺,改善缝线针孔处钻绒的情况,比如对羽绒服装填充片进行包边处理,这不仅减少了缝线处的钻绒,而且对面料的钻绒也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但是包边处理有个缺点,会增加服装制作成本和服装制作难度,并且加大了羽绒服装的厚度及重量。改善羽绒钻绒的另一个途径是对羽绒服装填充片进行锁边处理,这种处理虽然不能减少缝线处的钻绒,但是会对面料的钻绒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3充绒量不合格

  在羽绒服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先做好类似开口布包的片,往里面填充一定克数的羽绒,再进行封口处理。羽绒轻薄易飘散,在这一过程,如有操作不当,羽绒会从布袋中飘散出来,对羽绒质量有一定的损失。每片损失一些,就易造成充绒量检测不合格。由于羽绒易吸湿发散的特性,羽绒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收水分,所以羽绒羽毛水分率检测项目的合格值为13%。因为充绒量检测需把羽绒羽毛在标准大气下进行24小时的调湿调温处理,如果使用水洗7天之内的羽绒,或者把羽绒储藏在潮湿的环境中,羽绒中水分含量高。使用这样的羽绒填充检测,往往充绒量是不合格的。

  3.1生产制作建议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只规定了充绒量偏差的下限,对充绒量的上限是没有要求的,所以生产厂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多充一点绒,防止生产中的正常消耗而造成检测不合格,同时做羽绒服装前,对羽绒填充物进行水分率的检测。除了防止充绒量检测不合格以外,也防止原料提供商提供水分率超标的产品,使所购原料重量虚高,造成经济损失。购得的羽绒羽毛,一定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对于检验机构而言,充绒量试验的前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减少这一环节,否则会造成检测数据的不准确。

  为了生产出消费者满意、质量合格的羽绒服装,厂商不仅需要关注一般服装制作中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注意面料、填充物的采购到生产原料的存放,成衣的制作及包装存放等方面。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以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为生产的最低要求,长期积累数据,改进生产加工方法。制作出美观大方、质量好深受消费喜爱的产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新。在生产过程严把质量关,在设计上推陈出新,才能提高我国生产的羽绒服装的国际地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