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汽车生态设计国际论坛于28、29日在京召开,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王昆在深入分析供给与需求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已有五年多时间,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明显。一方面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需求变化的核心就是人民群众对于质量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期盼市场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供给侧却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国内不少消费者到境外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购买国外的奶粉、纸尿裤、马桶盖、电饭煲等等。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总额已经突破12000亿人民币,这也造成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外流。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的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转移,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新时期我国面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为了解决供给侧与需求结构的矛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其中也包括了目前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正在推动的建立统一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带动中高端消费,推动供给侧改革。
1、统一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 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配合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实施的需要。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第46条提出了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政策。
2015年11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再一次提出了完善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等体系,开展绿色产品评价,政府优先采购鼓励购买绿色产品,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形成新的绿色增长点,实现提质增效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被纳入到了2016年中央深改办重点改革任务,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负责落实,中央财经办督办。为此,中央深改办、财经办高度重视,几次听取认监委落实意见的汇报,并指出建立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是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改革成果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要能带动中高端消费,从而推动供给侧改革,成为国家供给侧改革整体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体现了绿色发展和供给侧改革中标准与认证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设施的不可或缺性,必将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技术支撑。
2、从产品、服务设计入手 向中国创造转变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是制造业供给质量提升,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据相关统计调查,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有很多的负面感知,从出口成品召回率来看中国产品明显高于美、德、日几个国家,中国制造业质量滞后于制造业规模的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产品的功能和性能80%以上取决于设计,产品创新的价值取决于满足需求的创意,产品原理结构的创新、产品制造工艺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贡献以及使用过程当中的便捷和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表现,所以高品质的产品是设计、制造、服务各环节综合表现的结果。中国产品设计中针对用户需求的研究还相当不够,尤其是挖掘潜在的需求,中国产品的设计很多领域还没有启动定制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入手,希望中国绿色产品体系构建能够推动从设计源头抓绿色发展,促设计阶段的绿色供给和制造业品质提升。
汽车产品生态设计也是汽车绿色产品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实现汽车产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消费友好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的开展也必然促进汽车产品准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未来在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当中也会更多引入设计鉴定的创新的认证模式,这对于缩短认证检测周期、降低企业的认证检测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升认证检测技术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在汽车认证准入管理当中,包括在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当中也会大量采信汽车生态设计的资源性认证结果。汽车产品生态设计在汽车行业开了个好头,对于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和产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起到助推作用。
3、扶持优良供给 引导绿色产品生产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持续有效供给的需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过去由于政府对于微观经济、对民营企业,包括国企,干预过多过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失灵,造成产品库存产能过剩,造成需求与供给错位,造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困难。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是认识到这样的现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供有效供给撬动潜在需求,拉动中高端消费,将外流的消费有效的引回来,从而根本性的解决产能过剩和去库存的问题。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就是为了响应提供有效供给,拉动中高端消费等要求,同时在绿色产品体系建设中,国家还将建立绿色产品政府优先采购政策,绿色金融和信贷政策,支持和扶持优良供给,与市场的拉动力量有效的汇集,推动优良有效供给可持续。
4、规范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 引领绿色理性消费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是认证制度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市场有关节能环保、节水、低碳、可再生、循环、清洁、有机等产品领域的第三方认证和自我寿命评价体系多,绿色产品、绿色市场、绿色包装、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涉及绿色评价和宣传的名目繁多,各种标识充斥市场。这些设立的认证与标识一是没有对绿色形成统一的理解和含义,“绿色”有被滥用的问题。二是没有形成消费引领的作用,名目众多的标识使消费者难以识别,更无从判别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影响。三是多种评价制度并存,并企业重复评审、认证、检测,加重企业营销成本。四是认证品牌和品牌机构未能形成,市场辨识度不高,结果采信度低。对于国外市场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更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应对案,在与国外一些知名的技术服务接触后,王昆感受到这些大的机构在我国开展的绿色相关认证发展势头非常猛。如何提升制度供给质量和效益,发挥认证可传递信任,对接供需,引领绿色理性消费,同时向企业传递质量评价、消费偏好等市场信号,从而引导资源配置优化,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是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是优化认证制度供给,是更好服务绿色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国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的构建将本着“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继承发展、循序渐进、合作开放”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力求建立一个科学友好、经济有效、运行规范的标识与认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