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检也能这样?广东守护食品安全出奇招
2016-12-07
作者:
浏览数:623
一大早,广州市天河区天箕市场的门口停驻了一辆食品快检车,从市场买菜出来的张阿姨看到此景很是好奇。“以前没注意过,这是做什么的?”听说车上能免费检测蔬菜水果等的农药残留,张阿姨拿出刚买的一把青菜递给车上的快检人员:“给我也检检,看看安全不?”
如今,在广东,食品快检在群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像张阿姨这样对食品快检很是好奇,也要“检一检”的群众越来越多。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确定全省10件民生实事,其中之一就是“全省1000家农贸市场推行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
随着食品快检车、食品快检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省1000家农贸市场,广东率先在全国拉开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序幕。
广州:九成农贸市场实现自检
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用农产品市场安全监管处钟海鹰科长介绍,今年3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颁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规范。
《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销售者无法提供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进行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的规定,更是为监管部门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快速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法规支持。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处副处长王中立表示,从近几年广州市局日常监管工作实践来看,面对数量庞大的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仅靠基层监管所有限的监管力量显然很难达到预期成效,关键还是要强化落实开办者与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为此,广州市局利用贯彻落实《办法》这个有利时机,就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将督促指导市场落实自检工作作为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并力求通过农贸市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示范作用,带动食杂店等其他经营单位,从而促进全市食品经营行业监管效能全面提升。
但是,让农贸市场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检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部分检测室环境简陋,设备陈旧;检测人员多由市场管理人员兼职,业务不熟练;基层监管部门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对检测工作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检测能力和成效低下。
为此,广州市局采取购买技术服务、开展专业培训、强化行政监督等举措,逐步建立起农贸市场自检工作的保障机制,目前已基本形成包括农贸市场落实自检、各区局及基层监管所每周定期到市场进行巡回快检、市级检测机构及市局委托第三方法定机构开展监督抽检等在内的三级检测体系。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有700多家农贸市场落实了自检工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共快检食用农产品512715批次,下架销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6617.94公斤。
今年,市区两级监管部门累计投入农贸市场自检工作经费2708.71万元。今后,受到百姓欢迎的“免费为市民检测食品”服务,将进一步扩宽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力争把这件民生实事做细、做实、做到位。
佛山: 通过抽检大数据发现案件
11月22日,记者在佛山市三水区百旺城市场的楼上,见到了该市场刚刚建立的快检室。近百平米的快检室里,一面墙上装着硕大的显示屏,“三水区食品抽检管理平台”的字样清晰可见。
据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培星介绍,这是今年三水区局针对抽检开发的系统。市场每天、每个批次的检测结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询到。每个摊位的哪些品种被抽检,结果如何,是否上传,通过这个系统一目了然。快检室内还设立了气相室,设备已经调试完毕。
而紧邻市场方快检室的是云东海街道食品快检室。此外,在市场门口还有食品快检车。
同一个市场,何以重重把关快检?
重复检验是否浪费资源?
王培星解释说,快检车是通过网上自动排班到各个市场抽检,全区只有这一台快检车,需要在全区30多个市场轮巡。和市场方的快检室一样,快检车上的检测结果也要求上传到“三水区食品抽检管理平台”。而街道快检室,既接受市民送检,也对市场方的快检室起到监督作用。
比如,对市场方的检测结果再次进行检测。在三水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上,可以查阅食品快检车到各个市场抽检的时间安排。同时,在全区21家农贸市场的对外公示栏、电子显示屏上,都实时上传了快检信息。
三水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区显波介绍说,自9月1日快检工作运行以来,三水区共设置了检测点37个,通过区、镇、市场固定检测室和流动快检车的有机结合,大幅度地延伸了监管触角,全区可实现农贸市场的每个摊位平均每周抽检3次以上。
特别是“三水区食品抽检管理平台”,对全区各检测点进行智能分配快检任务,并自动生成和批量上传快检信息。此外,他们还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对农贸市场的快检数据进行对比检验,验证其准确性,并对准确性高的市场方自检数据进行购买,促进市场自检质量的提升。
今年,三水区通过快检等方式发现案件线索,查办了一批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违法案件,吊销许可证7个,处罚12人。
王培星告诉记者,截止到11月15日,佛山市一共在130家农贸市场开展了快检工作。针对社会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传闻,积极组织舆情应对,对蒜薹、娃娃菜、白菜组织专项抽检,检测30批次,结果全部合格,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肇庆: “互联网+”思维提升监管水平
11月22日,肇庆市端州区黄塘综合市场的快检室里,检验员正在忙碌着当天的抽检工作,快检结果在市场门口的显示屏上滚动着。
在肇庆,一共有40家农贸市场开展快检工作。截止到11月15日,全市共开展快检68160批次,合格率99.04%,筛查发现和销毁655批次9263.2公斤不合格食用农产品。
据肇庆市端州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黎敏忠介绍,起初,在农贸市场搞快检工作并不顺利。对于市场开办方和食品经营者来说,要履行上述检测和追溯义务,就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检测仪器、试剂等。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是一项有投入、无收益的工作,经营者是不愿意的。通过端州区局的积极宣传、组织学习,市场开办方、经营者详细了解了开展快检工作的前景后,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事实上,农贸市场快检工作正式实施后,市场门口那个醒目的显示屏每天都及时公示当天检测结果,也让买菜的市民对市场更加信任了,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工作至此,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时下流行的多元支付方式,激发了端州区局负责人的思考——既然日常的很多消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支付,那么农贸市场可不可以呢?最终,端州区局敲定将基础条件好、管理相对规范的黄塘综合市场作为首个试点市场,建立“互联网+智慧菜市场”体系。
也就是说,给每家经营户都免费发放公平智能电子秤,经营者能够通过电子秤存储的销售数据,分析销售、利润等管理工作,实现智能化服务。消费者将购买的菜品在电子秤称重后,重量和需要支付的总金额显示在电子秤的数字屏上,并在屏幕上自动生成二维码,消费者用手机微信扫一扫,能在几秒钟内完成支付。而且,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消费者还能够查询肉、菜来自哪个批发市场。
黄塘综合市场负责人余炳龙说:“现在来这里买菜,凭借公平电子秤打印的带有二维码的小票作为买卖凭证,一旦出现纠纷,就可以到消费者维权站投诉,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给市场带来了良好声誉。而市场在管理上,分析日常数据、建立信用体系等更加便捷了。”
黎敏忠表示,透明的食品安全数据摆出来,无论是消费者、市场经营者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加入到这个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思维促使监管部门提升管理水平。
10月20日,黄塘综合市场成为肇庆市首个启动“互联网+智慧菜市场”的农贸市场当天,“不带钱去黄塘市场买菜”的照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吸引了大量肇庆市民的点赞和转发,成了当天的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