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校企成教育反腐重点 中国特色校企何去何从

2015-03-12 作者: 浏览数:962

  两会前夕,政泉控股控诉北大方正高管腐败的纠葛以多名高管被带走、北大空降校内官员接任的结果暂告一段落。

  今年2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到方正集团总部调研并强调,方正不能倒,不会倒,也不允许倒。方正集团能否顺利过关,尚需时间验证。但显而易见的是,在特殊时期创办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大量校企,当光环日渐褪去,业已成为教育领域反腐重点;之后,其未来的发展更加迷茫。

  分化的校企

  高校办企业,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我国高校创办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来袭,“十亿人民九亿商”,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高校也未能免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办企业的作用也由初期学生的实验、实习场所逐步过渡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阵地。

  2003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实现利润总额过亿元的11家大学,其所属产业当年实现利润2665亿元,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利润总额的62.22%。

  但十多年后,校企的规模并未有大的增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等部门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489所高校3478个校办企业的资产总额为3190.26亿元。其中,排名前20位的高校资产总额就高达2500多亿元,而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校办产业资产分别高达近千亿元和超700亿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校办企业整体的状况似乎并不理想。北大、清华“两家独大”,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高校办企业的整体挫败。事实上,除了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一些出身于名校的企业,其他校办企业大多不为人所知。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大学前副校长陈保善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广西的校企发展不是很好,上世纪80年代有过高潮,但2000年以后学校控股的企业已经比较少了,更没有发展特别好的校企涌现出来。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朱清时介绍,他在担任中科大校长时,学校曾经成立过一家名为科大创新的企业,“但问题出来得很快,企业被发现有作假行为,后来公司的总经理被判了刑。之后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高校不适合办企业。”

  重重的弊端

  “那些年的校办企业是一个误区。北大方正的例子就是一枚重型炸弹,让大家一下子惊醒。”朱清时坦言。

  高校的文化、背景等和企业都不一样,将两者强行结合,即涌现很多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向记者表示,让高校的人出去办企业,本来就行不通,以北大为例,“北大的人考试都很厉害,成绩可以很优异,但出去经商就是另一回事,需要遵守商业规则”。

  该教授也表示,在方正部分高层被带走之前,校方在方正的控股比例并不高,掌控力不强,存在“一些人利用北大的名义经商搞开发,谋取自己利益”的情况。

  “就方正而言,北大不可能管得那么细,因为它是商业化运行的。但如果是商业运作的话,里面的问题就太复杂了。”朱清时表示。

  在陈保善看来,“大学办企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观点,其实是一种误区。因为高校主要应负责先进技术的研发,而成果转化就像接力棒,需要一棒一棒传下去。“现在一步就到了企业,这之间就有很多环节缺失。”

  消失或转型

  事实上,高校办企业是另一种“中国特色”。我国的校办企业与美国硅谷的教授办企业也大不相同。

  “国外大学办企业的例子很少。学校的主业是教育,企业与学校的分工有明显区分。”陈保善指出。

  朱清时介绍,他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时,高校并不搞校办企业。事实上,国外学校办企业有严格规定,而此前国内普遍参照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企业的模式,也并非宣传所述。“斯坦福的很多教授都是出去后办企业,这与学校直接开办企业有明显不同。”

  那么,中国特色的校企,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朱清时认为:“校办企业肯定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也就是说,高校不应该办企业,高校的成果应该放到社会上,按照商业模式运行。

  陈保善则认为,在现有情况下,把校企改成私企是一条最佳途径,“学校只需要从源头保障权益,把源头管好就行”。具体到北大方正,他认为学校就应该退出来。

  “当然,退一步说,学校如果真的要办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办,要把科研人员和企业分开,同时保证科研人员的应得报酬。这样才可能把校办企业搞好。”陈保善表示。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