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工作人员何山表示:“监测频次是每个月一次,然后指标是八个指标,是余氯、PH值还有就是耗氧量等。”
除了现场采集水样,专业技术人员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对监测点的水样进行现场消毒剂指标检测,即余氯检测。众所周知,目前自来水最常用的灭菌手段是加氯制剂,因此检测水质的好坏,第一步就从含氯情况进行判定。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工作人员何山表示:“从目前检测的情况来看,现场能看到的指标就是余氯检测指标,余氯检测指标国家规定应0.05-0.4之间,现在我们测出来一个是0.2,一个是0.12,是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的。”
现场快速检测2个监测点的余氯含量后,记者又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实验室,检验师刘小红将收集到的水样倒入51孔定量盘内,将其密封后放入低温恒温培养箱,进行24小时培养。刘小红介绍,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检测水样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三个指标。而为了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水样是否检出大肠菌群时呈现的状态,刘小红展示了以前检测的样本。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检验师刘小红表示:“这个整个板子上培养24个小时之后,没有变化的就说明这个大肠菌群是阴性,检验是合格的,然后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板子,这个板子也是我们末梢水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颜色是黄颜色的,就说明这个大肠菌群指标是有问题,检验是不合格的。”
就算是通过了前两关,水样最后还要接受理化试验室的“考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检验师文秋表示:“我们这个理化试验室主要就是针对一些重金属、有机物对人是身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进行一些检测。”
目前我市城市设计日供水千吨以上9家,农村设计日供水千吨以上21家,全市城市水质监测点已增加到74个,实现区县全覆盖。在常规检测和定期检测共同监控下,确保输送到消费者家中的自来水是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副科长苏勤表示:“通过这几年的监测···我们整个泸州市的城市饮用水应该属于合格的,我们居民饮用的水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