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环保标沦为“敛财标” 谁之过?

2015-05-04 作者: 浏览数:817

  截至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54亿辆,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务院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文要求,对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然而,新华社记者在京津等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尾气检测的地下交易链条中,环保部监制的环保合格标志竟可花钱获得,濒临报废期限的“问题车”只花300元就能免检上路。

  从媒体调查的情况,可以体会到大部分车主在此事上的无奈和焦虑,之所以要花钱找“车虫”,或者干脆买绿标,实在是因为如果不走“旁门左道”,看脸色不说,还很有可能办不下来。而只要花钱,管你多不合格,一样绿标上身。据“车虫”内部消息,很多检测站实为站长私人或企业承包,造假才能赚钱,检得太严就没人去。车主进退为难,公共环境权益受损,惟有沆瀣一气的“车虫”和检测站,赚得盆满钵满,如此荒谬乱象,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事关大计的环保指标检测,变成了一盘营私谋利的生意。好好的国家政策,沦为了某些人的敛财之道,一个小小检测站,居然还管成这样,也是让人醉了。公办私营,设立程序猫腻多,多头管理,导致最后谁也不管,这些曾出现在众多公共服务领域的陈年弊病,显然就是造成尾气检测乱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为了控制尾气排放,国家在遥感监测技术,检测设备上都做了大量的投入。但如果没有科学公正的检测体系,没有严格执行的道路执法,就算技术再怎么先进,再怎么能“遥感”,也终究会在暗箱操作中沦为摆设。如果环保标存在的意义,只是成为某些人的“敛财标”的话,倒还真不如给车主们减负,不检也罢。

推荐新闻

查看全部 >>
  • 010-51288971
  • 微信咨询
  • 返回顶部
Baidu
map